骨科疾病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外伤或者是感染性疾病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骼病变。但是大部分骨科疾病在短时间内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的,并且在合适的处理之下,还可以保证患者的预后。不过在生活中依然有很大一部分骨科疾病的患者,到后期需要进行截肢治疗,对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就要了解最终截肢治疗的原因,以此进行预防。
为什么骨病要截肢治疗?
1、骨骼结构破坏严重
如果骨骼结构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通常就需要考虑截肢,因为骨骼结构是很难完全恢复的,如果是一块骨头碎裂成了多个小块,就很难帮助患者恢复,而且一些部位并不能进行关节置换,此时选择截肢治疗才能够避免局部的软组织完全坏死,甚至影响到全身。这种情况一般较为少见,多半是粉碎性骨折较为严重的患者才需要进行这种治疗。
2、严重感染
严重的感染也会导致患者需要截肢治疗,就比如骨结核或者是骨髓炎。这些感染性疾病一般在家中之后就很难控制,并且盲目的使用抗生素还会引起患者的多重耐药感染,所以到后期治疗难度会越来越大,往往就熬成了不治之症。而感染的患者通常身体素质也比较差,所以疾病还会持续加重,必要的情况下就只有截肢才能够保住患者的生命。
3、癌变后期
如果骨病已经发展到了癌变的后期,也是需要进行截肢的,因为癌症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发展到后期的时候,即便没有出现扩散或者是转移,癌细胞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骨骼和周围软组织的功能,此时很难通过放疗化疗来控制疾病,必要的时候只有切除局部癌变的部位才能够达到避免扩散和转移的效果。
4、关节缺失
关节缺失问题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各种外伤就容易导致手指关节的缺失。在临床之中,有的人群可能会因为器械操作不当,或者是错误的使用一些危险的工具就会直接切断自己的手指关节,或者是对手指关节造成挫裂伤,此时如果关节已经缺失,或者是部分缺失,就很难帮助患者将手指关节接续。但是如果不能处理断端的关节部位,将会导致患者的内部组织外漏引发感染,所以就需要切断局部关节,来帮助患者缝合伤口。
5、组织坏死萎缩
局部组织坏死萎缩也是截肢的原因之一,因为有的中老年人在患有骨病的同时,影响到了局部的血液循环。而且患有骨病的情况下,老年人的活动功能较差,所以也不能维持局部软组织的功能,通常组织就会逐渐坏死萎缩,当完全失去功能的时候,就会导致坏死的组织容易引发感染症状,必要的时候需要截肢。
杭州天目山医院骨科是家专注人体骨骼健康专业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医师团,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方式及治疗方案。祝您早日告别疾病的烦恼。
截肢治疗属于创伤比较大的治疗,但是为了保住患者的生命,有时候不得不选择截肢,因此在发现骨病的早期就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如果不能够保证患者的预后,往往是无法避免截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