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来说,女性患骨科疾病的风险远超于男性,特别是45岁后,主要跟雌性激素水平下降、户外活动时间短有关。对女性而言,保护骨骼应贯穿于一生,从幼儿时期就要抓起。
女性一生中如何护骨?
1、30岁前
从0岁~30岁之间处于骨量储存期,骨量储存的越多,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就越低。平时多参加户外活动,接受阳光普照,能让骨骼得到良性刺激,利于造骨细胞生成,维持正常的骨密度;阳光中的紫外线利于维生素D合成,促进钙吸收。每天喝250~500毫升牛奶,能补充钙和优质蛋白质;拒绝喝浓茶、咖啡以及碳酸饮料等,这些都会影响钙吸收。
2、30~39岁
处于30~39岁的女性承受着生儿育女、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此阶段应积极释放压力,慢性压力可刺激皮质醇生成,影响骨骼生长,促进骨质流失,也会使得体内缺乏营养,增加患骨质疏松风险。此阶段也不能滥用药物,特别是激素类药和抗生素可影响钙吸收,损害骨骼健康。怀孕和哺乳期间补充足够的钙,一天的钙摄入量应达到1200毫升。
3、40~49岁
40~49岁的女性应格外保护卵巢,以免雌激素分泌不足而降低骨密度,加快钙质流失。雌性激素分泌不足也会扰乱内分泌系统,增加患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风险,这两种疾病都会影响骨骼健康。
4、50~59岁
50~59岁时正是骨质疏松高发期;此阶段也正处于绝经期,骨量流失速度快,因此应补足钙和维生素D。绝经后破骨细胞被激活,降低骨生化代谢能力,降低骨量,所以应定期做骨密度检查。
5、超过60岁
超过60岁的女性骨量流失加快,不过运动和活动能力并没有减弱,稍有不慎可能会发生骨折;超过70岁的女性身体功能减弱,更应该格外补充钙,听从医生建议用药,能减慢破骨细胞生长速度。
杭州天目山医院骨科是家专注人体骨骼健康专业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医师团,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方式及治疗方案。祝您早日告别疾病的烦恼。
总而言之,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女性而言至关重要,同时还需补足镁元素和锌元素,促进钙吸收利用。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拒绝吸烟喝酒,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不能长时间憋在家里,也不能过度防晒,每天至少有10分钟的阳光沐浴。与此同时应调整好情绪,定期去医院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