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主要由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韧带、骨、关节、以及其内的神经血管等组成。很多时候,脚后跟疼痛,主要还是由于多次磨损造成的,比如走路的时间过长,负重过大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会造成脚后跟疼痛,这种疼痛,一般休息一下就可以好转,或者有热水泡一个脚,都能缓解。但是以下几种情况,则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相应的疾病了,尤其是4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这一阶段,由于机体功能的退化,很多人可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毛病,脚后跟疼痛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老人脚后跟痛是怎么回事?
1、跟骨骨刺
考虑到年龄因素,危害最大的就是根骨骨刺,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患者,尤其是65岁以后的患者;跟骨骨刺主要产生疼痛的病因就是跟骨结节处,向前凸出,主要就是由于其附着组织炎性刺激后造成的。一般来说,根骨骨刺发生的时候,并不会直接引起疼痛,更重要的是由于根骨骨刺早层的炎症性感染,我们可以通过拍摄X光片,明显发现有一个明显的骨刺凸起。
2、足底跖腱膜炎
足底跖腱膜炎发生的时候,主要就是表现出的脚后跟疼痛,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的行走、负重过多等造成跖腱膜的劳损,进而引发局部炎症的发生,从而引发疼痛。这个疾病主要也是由于长期、慢性损伤积累引起的病变,需要格外引起注意。一般来说,该疾病能够自愈,平时注意休息和按摩,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症治疗缓解疼痛。
3、韧带发炎
大家应该知道,在我们身体的关节部位有很多筋膜组织和韧带,主要维持各个关节之间的连接与活动,脚后跟其实也不例外,主要由很多关节、肌腱、韧带组成,尤其是脚后跟的韧带与足底相连;如果由于外部原因,导致韧带发炎的话,这也有可能会导致脚后跟出现疼痛。
4、外伤因素
很多人在生活中,由于不小心扭伤了脚踝甚至是发生了骨折的情况,就会出现脚后跟疼痛的情况。对于外伤的治疗,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5、跟腱疼痛
相比于足底筋膜炎,足跟垫痛主要是在老年人身上更为常见,跟垫也是足跟的一部分,主要是由下面的一层衬垫,含弹性纤维和脂肪组;人上了年纪后,皮肤、组织出现退化,导致弹性降低,这个时候,身体所有的重量可能就会作用于跟骨上,长久以往,就有可能会导致疼痛;这种时候,需要格外的注意,尽量不要长久地站立,避免出现足跟疼痛。
杭州天目山医院骨科是家专注人体骨骼健康专业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医师团,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方式及治疗方案。祝您早日告别疾病的烦恼。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退化,皮肤组织弹性降低,各关节组织之间相互磨损,往往会引起身体的不适,严重者会导致疼痛的发生,这个时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引起的。当然,但凡出现脚后跟疼痛,要及时就医,及时治疗。平时不要长时间的站立和负重,行走一段时间后,要注意休息;选择舒适的鞋,缓解身体的压力。